.一献质三献文五献察 七献神察明一献之礼质略三献之礼有文
30.一献质,三献文,五献察 ,七献神。察:明。一献之礼质略,三献之礼有文饰,五献之礼明显加隆,七献之礼神圣。
31.大飨 ,其王事与。三牲、鱼、腊 ,四海九州岛之美味;笾豆之荐,四时之和气也;内金,示和也 ;束帛加币,尊德也;龟为前列,先知也 ;金次之,见情也;丹、漆、丝、纩、竹、箭,与众共财也。其余无常货,各以其国之所有,则致远物也。其出也,《肆夏》而送之 ,盖重礼也。大飨:谓王飨来朝诸侯。
腊:音xī,风干的兽肉。
内金,示和也:案这以下,都是记诸侯来朝所进贡给天子的物品。
龟为前列,先知也:谓龟有前知之灵,故陈于庭在前。
《肆夏》:古诗乐名,即《诗·周颂》之《时迈》。举行大飨礼,大概是天子的事吧。所用的牛羊猪三牲、鱼和干兽肉,是来自四海九州岛的美味;所进上的用笾豆盛的食物,是四季的和顺之气所生;接受诸侯进贡的铜,是为了体现和乐的精神;接受上面加放有玉璧的束帛,是表示尊重德行;进贡的龟甲陈放在贡品的最前列,体现了能预知事情的吉凶;铜放在龟甲的后边,体现了重示君臣和乐之情;接受进贡的朱砂、漆、丝、丝绵、竹、做箭杆的小竹等物,是体现与民众共有财物。其余没有固定的贡品,各用本国所有的物产进贡,这样就可以使边远地方的物产也进贡于朝。〔大飨礼结束〕诸侯出去的时候,乐工演奏《肆夏》相送,这是表现十分重视礼仪。
32.祀帝于郊,敬之至也。宗庙之祭,仁之至也。丧礼,忠之至也。备服器,仁之至也。宾客之用币 ,义之至也。故君子欲观仁义之道,礼其本也。宾客之用币:谓宾客之赙赗。在国郊祭祀天帝,是敬的最高表现。宗庙的祭祀,是仁的最高表现。举行丧礼,是忠的最高表现。具备丧礼所用的衣服器物,是仁的最高表现。宾客来赠送丧葬礼物,是义的最高表现。因此君子想要观察仁义的德行,观察行礼是最根本的。
33.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 ,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忠信之人,则礼不虚道 。是以得其人之为贵也。”甘受和,白受采:案甘为众味之本,不偏主一味,故得受五味之和。白是五色之本,不偏主一色,故得受五色之采。举此二物,喻忠信之人可以学礼。
- 看看你的手相是不是不缺钱的手相[图]
- 固原公租房怎么申请?固原公租房怎么管理?[图]
- 至味美味可对而为乎当作“可得而为乎”三群之虫指下文的水居者([图]
- 六月十三日宋太宗率军从镇州出发宋军刚北进随从六军有的就不按时[图]
- .一献质三献文五献察 七献神察明一献之礼质略三献之礼有文[图]
- .刘庆孙在太傅府于时人士多为所构唯庾子嵩纵心事外无迹可间[图]
- 物换星移万物变化星辰运行比喻光阴过得很快王勃《滕王阁诗》“物[图]
- 冬十月癸卯令曰“诸将征伐士卒死亡者或未收敛吾甚哀之;其告郡国[图]
- 楚王曰“楚国僻陋托东海之上寡人年幼不习国家之长计今上客幸教以[图]
- 阳明在这里强调了良知未尝不在、良知未尝不明的观点意思是说在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