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影视剧中我们发现古时大臣上朝时手里都拿了块奇怪的板子在
在古代影视剧中,我们发现古时大臣上朝时手里都拿了块奇怪的板子。在殿上与皇帝对话时,大臣们总是双手将板子擎在面前,似乎是故意要将自己的脸遮挡起来。那么,大臣们为何要带这么一个东西呢?这块板子,名叫笏,也叫笏板、手板或朝板,是自周代直到明代臣子面见皇帝时都要拿的东西。关于其作用,《礼记·玉藻》记载:“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看来笏的作用主要有两个,其一,臣子向君主奏事,为了避免遗
在古代影视剧中,我们发现古时大臣上朝时手里都拿了块奇怪的板子。在殿上与皇帝对话时,大臣们总是双手将板子擎在面前,似乎是故意要将自己的脸遮挡起来。那么,大臣们为何要带这么一个东西呢?
这块板子,名叫笏,也叫笏板、手板或朝板,是自周代直到明代臣子面见皇帝时都要拿的东西。关于其作用,《礼记·玉藻》记载:“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看来笏的作用主要有两个,其一,臣子向君主奏事,为了避免遗忘,事先把要奏之事写在笏板上。另一方面,早期时候没有纸,笏可以记下君主的吩咐,就相当于随身笔记本。其实除上述功能外,据说笏还有个重要的功能。古代臣子与君王说话时不能直视君王,要看着举在前面的笏,以体现君主的威严。
《礼记》中对笏的大小作了规定:“长二尺六寸,中宽三寸。”笏的材料通常为玉、象牙或竹木。不同品级官员的笏的材料是不同的,唐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六品以下的官员执竹木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的官员不执笏。另外,不同品级的官员的笏的形状也有所区别。到清代,规定施跪礼,笏也就废弃不用了。
正因为笏乃官员专用,因此在古代一直被当成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红楼梦》“好了歌”中的“陋室空空,当年笏满床”,就是用笏堆满床来象征当年贾府子孙为官的盛况。另外,明朝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载:“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归有光的祖母拿先人的笏勉励他勤奋读书,希望归有光将来也能执笏在朝为官,可见笏在古人心目中的象征意义。
惊堂木是什么东西?
下一篇:营养师资格证没毕业能考吗
延伸阅读: